top of page
IMG_5485_edited.jpg

龍洞岩場

安全資訊

LD SAFETY INFORMATION

2020/05/03 鐘塔橫渡牆墜落意外 Accident at traverse wall, Clocktower.   影像來源:王引寧  |  Yin Ning Wang

2020-救援資訊圖-Map-Mask.png

危險地形

DANGEROUS

PASSAGES

OR AERAS

龍洞岩場為南北走向,全長約 2km,共分為九個區域,整座岩場多為大型岩塊散落,且具高低落差之複雜地形,若不熟悉路況且不擅穿越困難地形的朋友,在此活動時務必格外小心。而其中又以三處地點最為危險:

 

鐘塔 - 橫渡牆  介於第 4、第 5 救援點之間,為一高低落差約 6m 的橫渡地形,若不慎墜落,將可能導致重傷或死亡。

 

龍洞岬灣步道 - 觀景臺  位於龍洞岬灣步道中段最高點,為一高低落差至少 50m 的觀景平臺,若跨越護欄不慎墜落,將可能導致死亡。

 

後門與黃金谷交界 - 美好的懸岩  位於後門與黃金谷交界處,介於第 10、11 救援點之間,為一天然海床,表面濕滑危險,浪大或漲潮時無法通行,若不慎墜落可能導致溺水。

Long Dong is a 4-kilometer stretch of rugged, cliff-lined coast that extends generally north and south. The area is scattered with large boulders that have fallen from the clifftops, and there is no established trail along the cliffs. As a result, travelling in Long Dong inevitably involves up-and-down scrambling. There are nine identified climbing areas in Long Dong, named and separated by natural features, and in between those areas, there is no protection for safe travel. For visitors who are not familiar with moving in difficult terrain, travelling between the climbing areas can be dangerous, especially in the following three locations:

 

Clock Tower to Traversing Wall This is between the 4th and 5th rescue points. The Traverse itself is a 10-meter long traverse above a 6-meter drop. Passing this natural barrier requires technical traversing skill and a fall here could result in serious injury or death.

 

Long Dong Scenary Trail to the Scenary Viewing Platform The Scenic Viewing Platform is located at the highest point above the cliffs, and is accessed by a short trail from the Long Dong Scenic Trail. The Platform is surrounded by a protective wall. Do not try to step over the protective wall: a misstep here could result in a fall of 50 meters or more to the ground.

​ 

Golden Valley to Back Door Near the P.O. Wall and between the 10th and 11th rescue points, there is a low and slippery tidal platform. In summer, when the tide is low and the platform dry, it may be usable as a passage between Golden Valley and Back Door. But if the tide is high or the waves are active and the platform is wet, this platform is dangerous to pass, and persons may be swept into the sea.

龍洞岩場全區地形複雜,通行困難且救援不易

在此活動時請務必謹慎評估自身能力。

 

In general, please keep in mind that Long Dong includes much complicated terrain, it is not easy to travel between the climbing areas, and it is difficult to launch a rescue should any mishap occur. Thus, it is absolutely necessary to evaluate one’s ability before committing to any type of activity at Long Dong.

為了讓大家在碰到意外事件時,能夠將現場狀況即時傳出,使其他人員得以在第一時間獲報並提供協助,因此,我們設立了「龍洞岩場意外事故通報 Line 群組」,並廣邀岩友與相關單位人員 (在地消防與海巡弟兄) 加入,讓通報 / 求援者無論是在現場或線上,都能獲得最有效的協助。

 

In order for any inccident at Long Dong to be able to report as immdiately as possible such that any rescuing efforst may be initiated as quickly as possible, we have established a LINE Reporting Group that involves many climbers and some personnel in the fire department and coast guard. This LINE group not only enables any one, bystanders or the injured alike, to report the accident at Long Dong right away, but also helps get the injured  immediate help online.

Memo-2.png

1986–2020

龍洞岩場傷亡人數統計

Statistics of casualty

24

輕傷

Minor injury

5

重傷

Severe injury

5

死亡

Fatal injury

危險地形 | Dangerous Aera
傷亡人數統計 | Statistics of casualties
意外通報群組 | Accident Report IM Group
意外事件報告 | Accident Report

意外事件報告

ACCIDENT

REPORT

龍洞意外事件回報統計

「回報機制」是救援計畫的重要環節之一;每次的救援行動結束後,除了需追蹤並回收使用的急救器材外,也需要在場岩友協助撰寫詳盡的意外事件紀錄,並提供相關的影像資料,供救援計畫團隊與攀岩社群紀錄存查。有了詳實的文字/影像記錄,龍洞岩場救援計畫才能在每次的經驗中不斷地檢討與改進。

Icon-Report.png

意外事件結束後,由現場人員填寫意外事件回報統計表單,工作團隊將主動聯繫確認相關細節,並依據表單回報內容與救援單位聯繫,追蹤並回收相關急救器材。

Icon-Pic&Film.png

提交回報統計表單後,再請現場協助人員提供完整救援過程的影像 (或文字) 紀錄,讓工作團隊能夠確認各環節的確切時間點,據以撰寫詳實的意外事件報告,並將影像紀錄存檔備查 (不公開) 。

Icon-Report-TOCC.png

待工作團隊彙整所有意外事故相關資訊後,將於網路平台發布正式的意外事件報告 (不揭露相關當事人姓名),向攀岩社群與社會大眾提供詳實的意外事故相關訊息。

意外事件回報 Accident Report Form
LD-EMS_Logo-Red.png

龍洞岩場救援計畫

救援計畫書-2020-Cover.png

救援計畫書

有鑒於龍洞岩場地形複雜,每當意外發生時,常使得救援行動格外困難,進而大幅拖延傷患就醫的時間,因此,岩友李昭明先生於 2009 年主動為龍洞規劃出一套極其完備的救援計畫;除了制定岩場的基本求援 / 救援程序,並勘定龍洞各區的陸海空救援點與救援動線,本計畫更在重點區域配置急救器材,讓傷患在救援人員抵達前,就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最好的照護。建議各位在造訪龍洞前,請先下載並詳讀本計畫

2020-救援資訊圖-Without-Number.png

岩場救援資訊圖

本地圖標示龍洞岩場各分區名稱、救援點編號與位置、急救器材位置,以及其他救援相關重要資訊。建議各位在造訪龍洞前,請先下載並詳讀本圖

Icon-Rescue Point-EMS Kit.png

急救器材設置點

龍洞岩場全區共規劃 6 處急救器材設置點,分別為:

1. 校門口 – 左側洞穴內

2. 鐘塔 – 總統頭像山後方洞穴內

3. 音樂廳 – 演奏臺

4. 第一洞 – 洞內最深處

5. 黃金谷 – 黃金谷小徑下切到底後左轉的石塊與林投下方

6. 後門 – 鱷魚岬與老人牆內角洞穴內

  1. 每個設置點都有一個藍色塑膠密封桶,收納所有急救器材,以及一個墨綠色長方體帆布袋,收納長背板、相關配件與扁帶。密封桶中的器材以處理外傷為主,包括止血、包紮、骨折固定用品與頸圈;另外也有人工呼吸道、CPR人工呼吸器材、求救用品。若干進階醫材與藥品則僅限專業人士使用。

  2. 詳細資訊請參閱《救援計畫書》緊急救護 / 救援器材說明 – P. 15

岩場救援計畫 | EMS Plan
19095617_1603513039659998_29565912271669

生態警示資訊

龍洞為濱海岩場,無論陸上、水下、或空中,皆有豐富且多樣的生態;除了有一級保育類的遊隼在此棲息外,岩場各區也有許多危險生物在此出沒,因此無論從事何種活動,請務必留意周遭生物,保持適當距離確保自身安全。

生態警示資訊 | Ecological Warnning
張文溪畫作-校門口.jpg

遊隼 | Peregrine falcon

法定一級保育類動物,又名花梨鷹。
每年 1 月底至 7 月初為龍洞遊隼繁殖 / 育雛期,於此期間將視其繁殖狀況封閉該區岩場並禁止所有人為活動 (包含操作空拍機),以避免人為干擾影響其繁殖

身長約 38~51 cm,翼展約 84~120 cm,是台灣所有隼中體型最大、最壯碩的。俯衝時速可達 389 km/hr,是目前鳥類中飛行速度最快的 (水平飛行速度很慢,通常時速為 50–100 km/hr)。

遊隼以鳥類為主食,大從黃頭鷺、小到家燕都是遊隼狙擊的目標,而台灣有相當數量的家鴿或野鴿,也是常出現在遊隼菜單中的鳥類。飛行方式為快速振翅後短暫滑翔,能於迎風面定點空中不動,有極佳的御空能力。捕捉獵物時,會先飛到獵物上空,收翅,再快速俯衝襲擊獵物。

遊隼在台灣為過境鳥及冬候鳥,然而有些個體會滯留度夏,在北海岸地區亦有繁殖紀錄;而遊隼有時也會在山區活動,遷徙季時在中高海拔山區也有機會目擊。

資料來源:臺灣猛禽研究會、維基百科 | 影像來源:基隆市野鳥學會 – 沈錦豐老師

張文溪畫作-校門口.jpg

赤尾青竹絲 | Trimeresurus Stejnegeri

又名福建竹葉青蛇、赤尾鮐

是一種分布於印度、尼泊爾、緬甸、泰國、中國大陸、臺灣的蝮亞科竹葉青屬毒蛇,有三個亞種,在台灣為六大毒蛇之一。

為中小型蛇類,最大體長約90公分,體型瘦長,頭部呈三角形,頸部細長,眼睛為紅色,眼睛和鼻孔間有可感熱的頰窩。身體背部為翠綠色或深綠色,腹側有一條白色細縱線,雄性在白線下還有一條紅縱線,但不是絕對,有時亦有無縱線的個體,或是只有白色縱線的雄性,腹部為淡黃綠色,尾部為磚紅色。

雖然毒性較弱,但因為體色與植物相近,故為台灣咬人紀錄最多的蛇類。毒液中含有出血性毒素,被咬的傷口會腫痛、發癢、瘀血或起水泡。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基隆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 沈錦豐老師

張文溪畫作-校門口.jpg

闊帶青斑海蛇 | Laticauda Semifasciata

又名半環扁尾海蛇

最大全長約150公分,為中型蛇類。身體圓胖,體型與同樣具有黑藍相間環紋的黃唇青斑海蛇、黑唇青斑海蛇稍有不同。其身體的顏色主要由黑灰色與青藍色的環紋組成,且黑灰色的環帶在背中央明顯較青藍色的環紋寬;此外,尾巴也明顯比其他海蛇寬扁。闊帶青斑海蛇是以卵生方式生殖的蛇類,常和黑唇青斑海蛇共用產卵場,夏秋季會上岸在水面上的礁石縫內產卵,每窩可產卵3到7枚,孵化期大約為4至5個月。

偶爾會上岸爬行,攻擊性低,雖然單位毒量很強,但出毒量很少,對人幾乎不具有危險性,以珊瑚礁區的各類小魚為食。

資料來源:臺灣生命大百科、Oceantag 學習網

張文溪畫作-校門口.jpg

黑鳶 | Milvus Migrans

法定二級保育類動物,又名老鷹

體長 58-69 cm,翼長約 157-162 cm,體重約 630-1030 克、白底有紅棕色斑點、一次產卵 2-5 顆,孵卵期約 38 天、繁殖期為1-4月,求偶時會表演花式飛行。幼雛期約 40-42 天,壽命可達28歲。身體深褐色,經常高飛,淺叉型尾為特徵。虹膜-棕色;嘴-灰色;蠟膜-黃色;腳-黃色。叫聲為頗長的嘯聲。

相較於其他亞洲鄰國龐大的族群量,黑鳶在台灣卻僅剩約 700 隻個體;早期在台灣各地是很普遍可見的猛禽,時至今日僅在南北兩端有零星的族群。人稱「老鷹先生」的沈振中先生自1991年長期投入關注黑鳶至今,持續記錄黑鳶族群量的變化,並喚起社會大眾對黑鳶保育的重視。2004 年在林務局指導下,基隆市野鳥學會與猛禽會共同邀集專家學者擬定台灣地區黑鳶保育行動綱領,為黑鳶保育行動擬定各期程須達成的目標。孫元勳老師率領的屏科大野保所鳥類生態研究室團隊由 2010 年開始投入黑鳶研究,逐步發現造成黑鳶族群消失的原因之一,很可能是不當的農藥施作。黑鳶的中毒事件帶給我們重大警訊,希望藉此讓大家重視並推行友善農業,讓已消失的黑鳶族群再度翱翔於天空。

梁皆得導演自 1991 年開始拍攝黑鳶與沈振中先生的故事,2013 年承蒙惠朋國際企業贊助,得以將拍攝 20 餘年的成果製作成電影,並於 2015 年春季上映,而猛禽會也開始進行北部黑鳶的研究,與各單位一起為黑鳶保育一同奮鬥。

資料來源:臺灣猛禽研究會、維基百科 | 影像來源:基隆市野鳥學會 – 沈錦豐老師

張文溪畫作-校門口.jpg

黃腳虎頭蜂 | Vespa Velutina

通報事由:虎頭蜂攻擊人群
通報時間:2020 / 06 / 13
事發地點:黃金谷 – 比基尼洞穴、浪之外

據文獻指出,距離黃腳虎頭蜂巢 2~5 公尺就會有攻擊行為(Kuo and Yeh, 1987),但事實上,蜂群會不會叮人,跟季節、環境溫度、氣候條件、外界刺激、族群大小等等因素有關,因此變化很大,分級只是基本的參考指標。

資料來源:城市養蜂 – 蔡明憲 | 影像來源:數位島嶼

張文溪畫作-校門口.jpg

輻紋簑鮋 | Pterois Radiata

俗稱獅子魚,又名虎魚、魔鬼魚、石狗敢、雞公、紅虎等,屬於鮋科中的簑鮋亞科,全世界有 5 屬 17 種,台灣記錄有 7 種。

多分布在珊瑚礁地區,棲息在岩礁洞穴或岩壁的陰暗面,伸張各鰭來保護自己,屬夜間活動物種,以甲殼動物及幼魚為食。背鰭和胸鰭紅白及黑白相間,不但有毒而且銳利,背鰭連續,始於眼的後方,常有 11∼17 支硬棘及8∼18條軟條。

獅子魚毒素大多是中性蛋白質,毒素組成因魚種不同而有差異。毒素對熱不安定,以攝氏 50 度加熱 30 分鐘或以攝氏 60 度加熱 2 分鐘就可破壞,也可被酸鹼破壞。毒素分子量因魚種而異,約在 10 萬左右。

被獅子魚毒棘刺傷後患部馬上疼痛, 5 分鐘內疼痛感逐漸擴散至四肢並廣布全身。最初傷口呈青色,周圍紅腫、發熱、 麻痺並起水泡,全身性症狀包括嘔吐、頭痛、發冷汗、發燒、關節痛、麻痺、虛脫、休克、心臟衰弱等。中毒較輕的在 2–3 小時後疼痛會減輕,中毒嚴重的疼痛會持續數日,完全恢復則需數日之久。

資料來源:《科學發展》2007/12,420期 – 專題報導 – 有毒的海洋生物:魚類刺毒 – 林錫斌、黃登福 | 影像來源:維基百科

張文溪畫作-校門口.jpg

魚鷹 | Pandion Haliatus, Osprey

又名鶚、魚江鳥,為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

鷲鷹目,鶚科,雄鳥身長約 54cm,翼展約 45–47cm;雌鳥身長約 62cm,翼展約 45–53cm。頭白色,頂上有黑褐色細縱斑,體背、翼面及尾羽均為暗褐色;尾羽較短且有黑褐色縱斑,腹面由喉至尾下腹羽為白色,胸部有赤褐色縱斑;嘴黑色、蠟膜暗灰綠色,腳青灰色;飛行時雙翼呈現狹長型,翼下覆羽大致為白色,飛羽下方污白色,有淡褐色橫帶,尾短且呈扇形。

常單獨活動於海邊、河口、沼澤及湖泊等水域環境;以善於捕魚而得名,覓食時多於空中盤旋後定點俯衝入水中獵取魚類。魚鷹的腳爪構造特殊,腳底有複雜的角質狀突起,可以防止魚滑溜的逃走;四根腳爪可以讓牠輕易的從水面緊扣住魚隻;而他白色的腹部更是方便他在空中盤旋或水面上飛掠食不被水中的魚兒發現。

台灣的乾淨水域不多,因食物鍊累積與環境破壞等因素,易受垃圾或毒物等不良影響。在台灣屬稀有過境鳥及冬候鳥。

資料來源:教育百科 | 影像來源:基隆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 沈錦豐老師

張文溪畫作-校門口.jpg

黃長腳蜂 | Polistes Rothneyi

屬長腳蜂 (馬蜂) 亞科

個性較溫馴,蜂巢小,巢脾外露,沒有外罩,材質為植物纖維而非蠟質,外形像蓮蓬頭,族群個體數量比蜜蜂和虎頭蜂少很多,且警戒範圍低,除非觸碰或驚擾到牠們,否則不會主動攻擊人

資料來源:城市養蜂 – 蔡明憲 | 影像來源:數位島嶼

張文溪畫作-校門口.jpg

藍環章魚 | Hapalochlaena

又名豹紋章魚

是一種生活在太平洋西岸,分布從日本到澳洲都有的章魚。共有三個現生種及一個未確定物種,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動物之一。

藍環章魚會以皮膚的色素細胞將自己隱藏在環境之中;一旦被激怒,就會迅速將體色改變為亮黃色,並顯示出藍色的圈狀花紋;遇到騷擾或攻擊時會以有毒的喙反咬。常見的人類受攻擊事件往往肇因於潛水者沒有注意到偽裝的藍圈章魚,因此踩在章魚身上導致其反擊。

其猛烈的毒性比眼鏡蛇還要強,甚至可以殺死許多成年人,且目前沒有解毒劑 (血清)。藍環章魚的河豚毒素是由唾液腺中的一種細菌所製造,其毒性可達氰化鉀的850倍以上,會阻斷肌肉的鈉通道,使肌肉癱瘓,並導致呼吸或心跳停止。

遭咬第一時間的急救方式,是按住傷口並持續不斷施以人工呼吸,直到傷患恢復到能夠自行呼吸為止;而這往往需要數小時之久。若在發紺以及血壓降低的症狀出現之前就施以人工呼吸治療,傷患就可能保住性命。成功撐過24小時的傷患,多半能夠完全康復。即使傷患已無反應,也應立即且全程施以循環輔助;因為河豚毒素會癱瘓肌肉,傷患即使神智清楚也無法呼吸或做出任何反應。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_DSC3570_B&W.jpg

固定點更新計畫

龍洞氣候炎熱而潮濕,金屬設備鏽蝕快速,因此攀岩所使用的錨栓 (bolt) 與相關金屬設備須定期檢測、維護、更新。龍洞固定點更新 (re-bolt) 計畫始自1995年,自2012年起成為有組織的活動。內容包括:逐步更換有安全疑慮的錨栓;建置錨栓網路資料庫,逐一確認所有錨栓年份與相關資訊,並即時通報危險錨栓;以拉力測試定期監測錨栓狀況。

固定點更新計畫 | Rebolting Project
climbio_bw.png

由岩友康明哲先生於2014年2月23日創立,為即時更新的線上資料庫。由於現有紙本 Guidebook (2012年出版) 中的錨栓資訊已過時,若想知道某條路線上的錨栓是何種材質、何時設置、是否通過拉力測試、甚至有無落石等其他相關重要資訊都可在此查詢。過去原有行動裝置 App 可供下載,但因人力不足且維護不易,故於 2020 年停止提供,僅保留網頁版,亦可使用 資料庫表單 查詢。

龍洞岩場最重要的兩大議題:「固定點維護」與「救援計劃」的最新進度與相關訊息,將由工作團隊即時發布於專屬頁面。

龍洞 Re-bolt 計劃 – 粉絲專頁  |  社團

龍洞岩場救援計劃 – 社團

捐款支持本計畫

Donate to Rebolting Project

TOCC | 臺灣戶外攀岩協會

龍洞固定點更新計畫 | LD Rebolting Project

QR Code-捐款贊助表單.png

玉山銀行三和分行 (代碼808)

戶名:臺灣戶外攀岩協會

帳號:0255940-016597

E. Sun Bank (Bank code: 808)

Account: Taiwan Outdoor Climbers' Coalition

Account Number: 0255940-016597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