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如何打造第一套傳攀裝備

Updated: Oct 16

本文僅為筆者個人的經驗分享,文中提及所有產品、廠牌、店家均與本人無涉,也無任何利益往來。文中提及所有裝備均依筆者個人使用經驗提出相關建議與注意事項,實際選擇與使用方式仍因個人需求與使用習慣而有所不同。文中若有任何謬誤也還請各位不吝提出指正,謝謝。


Levy on Captain Ahab, Music Hall. © Yujing

如何打造 第一套傳攀裝備

封面照片:賴郁霖 / Levy 攀登龍洞音樂廳的 亞哈船長,陳育靖 / Yujing 拍攝 圖片與資料來源:ARC’TERYX / Black Diamond Equipment / DMM / Edelrid / Metolius / Petzl / Wild Country 文字:陳震宇 – 更新於 2024 / 07 / 12


還記得我第一次在龍洞看到傳攀,是兩位不認識的岩友,散落在他們身旁那套傷痕累累、飽經風霜的傳攀裝備,馬上就吸引了我的目光。他們上了岩壁後並沒有照著既有路線爬,只是隨興地在岩壁上游移。「這裡上去好像太簡單了」先鋒者喊道,「那你可以往右邊一點啊,那上面的裂隙看起來應該蠻難的」繩伴不以為然地回應,那股隨心所欲、怡然自得的氛圍環繞在他們四周,也讓岩壁底下的我看得目瞪口呆,久久無法忘懷。於是,在接觸攀岩的十個月後,我買下我第一套傳攀裝備,讓它為我開啟許多精彩的冒險。

不像其他裝備,攀岩者對傳攀裝備的情感,會隨著歷練不斷增加;你或許不會記得你的哪個快扣在哪一條路線上為你止住了哪一次墜落,但你通常會記得你的哪一支岩楔在哪一次的冒險中為你擋下了一場可能的災難。而由於傳攀裝備一用就是十多年,因此,在選購第一套傳攀裝備時,經常會讓人比較再三、眼花撩亂、猶豫不決,而本文就是為了要幫助大家跨過這道小小的門檻,更快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傳攀裝備,踏上屬於自己的冒險旅程。

 

目錄

 
 

 

主繩

輕量化固然重要,但剛開始接觸傳統攀登時,難免會因為多變的地形或經驗不足,而導致經常出現磨繩的狀況,因此通常建議新手選購粗,且繩皮耐磨的主繩。

一般而言,會建議購買直徑 9.6 mm 以上的主繩作為初期練習用,當然若有現成的主繩也可繼續沿用,但建議直徑最好不要小於 9.6 mm。長度的部分建議 70 m 為佳,不僅適用龍洞幾乎所有的單繩距路線,且未來在練習多繩距攀登或架設延伸式上方固定點時,也能有更多餘裕。另外也別忘了準備繩袋,可有效節省理繩、盤繩的時間,大幅提高攀登效率。

活動岩楔|SLCD

全名為「Spring-Loaded Camming Device」,一般慣稱「cam」或「friend / 好朋友」。市面上常見的大品牌有 Black Diamond、DMM、Wild Country 等,而其中最為普及的仍屬 Black Diamond,價格實惠且堅固耐用。一般而言只要正常使用並且保養得當,使用壽命通常可達 10 – 20 年之久。而活動岩楔有著各式各樣的不同設計,通常會建議選用「雙軸構造 – Double Axle」的產品,因為這種結構能提供更大的凸輪擴張範圍 (Camming Range),以及更高的強度。例如 BD 的 C4 Camalot 就可在凸輪全開的狀態下仍保有標定的破斷強度。另外也可依個人需求選擇不同凸輪數量 (3CU / 4CU) 的款式。

DMM 和 Wild Country 的活動岩楔都很不錯,無論強度、重量、造型、品質都相當優異,且金屬部件品質極佳,不易氧化,因此都是不錯的選擇,但價格也相對較高;而 Black Diamond 活動岩楔的優點就是相對便宜耐用,缺點則是一些小部件例如凸輪軸心和拉桿鋼絲的表面容易氧化生鏽 (但不影響強度)。

而除了上述的基本考量之外,各廠牌對於其系列產品的整體尺寸規劃與顏色配置等「系統性」的設計亦可列入評估。例如在龍洞最常使用的活動岩楔尺寸通常介於 1 cm – 8 cm,而龍洞的路線長度多半在 20 m 左右,因此若以 BD 為例,一套 Z4 Camalot | # 0 – # .75 加上一套 C4 Camalot | # .3 – # 3,總共 14 支活動岩楔,可涵蓋 0.75 cm – 8.79 cm 的裂隙尺寸,且其中最常用到的 # .3、# .4、# .5、# .75 為重疊尺寸,如此即可應付龍洞絕大部分的傳攀路線,且編碼完全一致、配色連貫,使用時相當方便,若再加上其 Z4 Offset 系列,總數高達 21 支 – 除了常規的活動岩楔之外,「不對稱活動岩楔 – offset cams」也非常適合龍洞變化多端的裂隙,因此也非常值得投資。另外,若對寬裂隙 (off-width crack) 有興趣,或有計畫造訪如 Yosemite、Moab、Indian Creek 等知名傳攀岩場時,亦可將大尺寸的活動岩楔一併納入考量。


Black Diamond C4 Camalot

4CU (四片凸輪) 雙軸構造 (Double axle) 凸輪全開時仍可當成一般岩楔 (Nut) 使用 於 2019 年改版,重量減輕約 10% # 4、5、6 新增 Trigger Keeper 功能 新增 # 7、# 8


Black Diamond Z4 Camalot

4CU (四片凸輪) RigidFlex 拉柄,易於放置並維持柔軟度 扭轉式鋼索手柄,可平均分散受力 凸輪總成厚度 (Head width) 與 C3 相同 有 offset 版本

Black Diamond Z4 Offset Camalot

4CU (四片凸輪) Offset – 不對稱凸輪配置 RigidFlex 拉柄,易於放置並維持柔軟度 扭轉式鋼索手柄,可平均分散受力

Black Diamond | C4 Camalot 活動岩楔詳細資訊

各品牌活動岩楔規格對照表

除了上述三大品牌的活動岩楔之外,來自西班牙的 Totem Cam 也非常值得一提;有別於其他產品的傳統設計,其獨特的「直接受力傳導系統 – direct loading system」,能讓墜落的衝擊力直接驅動凸輪組向外張開,進而提供絕佳的穩定性,甚至即便兩組凸輪中只有一組受力,也同樣能提供安全的保護。再加上其獨特的雙對數螺旋凸輪設計,使其無論是在外開型裂隙或接觸面積極小的窄裂隙,都同樣能發揮極高的效能,堪稱市面上所有活動岩楔中性能最優異的產品。

不過由於販售通路較少、取得不易,且全系列尺寸相對較不完整 (最小不夠小、最大不夠大);再加上其絕佳的性能可能會使新手盲目 / 過度信賴,甚或誤用,因此將其歸類為進階型裝備,建議岩友累積一定程度的傳攀經驗,並仔細研究其設計原理與差異後,再自行評估是否需要添購。若想暸解更多關於活動岩楔的基本知識,可參考大濟發表在百合搖滾傳攀工作室的好朋友機械原理

然而除了整套的全系列活動岩楔外,亦可選購不同廠牌的產品混合搭配使用。好處是可依個人需求選擇不同特性的產品,且其他人大概不會想借用 (不同尺寸編碼系統交雜,不熟悉時會非常困擾);而壞處是和繩伴溝通時相對不易,有時甚至無法溝通。最後,在選購完活動岩楔後,也可考慮添購搭配不同尺寸 / 顏色的跳色鉤環,無論是在攀登過程中取用、或平時整理裝備,都能一目了然,相當方便。

岩楔|Nuts

和 SLCD 一樣,Black Diamond、DMM、Wild Country 這三個品牌是最被廣泛使用的。其中雖然以 BD 的 Stopper 最為便宜,但由於龍洞岩壁的裂隙形狀多變且布滿結晶,而 BD Stopper 的造型過於平整,接觸面積 / 摩擦力略顯不足,經常在放置後因上攀時產生的拉力導致岩楔被牽動位移,甚或脫出;而 DMM 的 WallnutsAlloy Offsets (不對稱岩楔) 由於具備凹槽設計,能輕易地在岩壁的裂隙中找到契合的地形特徵或結晶,大幅提高岩楔的穩定性,因此這兩款岩楔可說是市面上使用效果最好的產品 (BD 在 2018 也發表了新款 Offset Stopper,外型與功能和 DMM 的 Alloy Offsets 類似)。

DMM Wallnuts

表面凹槽設計 鋼索手柄

DMM Alloy Offsets

不對稱四邊形設計 表面凹槽設計 鋼索手柄

而六角岩楔 (hex),就像是一般岩楔的進化版,除了可當成一般岩楔放置之外,更可以利用其造型使其在受力時產生力矩,進而使支點更加穩固,因此非常適合用在水平裂隙、路線轉折處、上方固定點、或其他可預測受力方向的使用情境。另外,如果經常需要架設上方架繩系統 (toprope) 時,龍洞的岩壁頂端也經常能找到放置六角岩楔的地形,可用以取代 SLCD 避免器材耗損。

我個人認為市面上的六角岩楔仍以 DMM 的 Torque Nuts 最值得購入,因為其曲面弧度較大,適合在龍洞多變的裂隙中使用,不僅容易放置也容易取出,再加上其可延伸的 dyneema 繩環,可隨時調整長度並節省快扣,可謂市面上最好用的六角岩楔。但缺點是售價相對較高,且原廠建議 dyneema 繩環必須每五年更換一次。

DMM Torque Nuts

曲面設計 可調式 Dyneema 繩環 亦有鋼索手柄版本

DMM 各式岩楔詳細資訊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 C.A.M.P 的 Tricam – 三角岩楔;其運作原理與六角岩楔雷同,都是利用其物理造型使其在受力時產生力矩,從而使支點更加穩固,並且同樣可當成一般岩楔放置。但由於 Tricam 需要更純熟的放置 / 取出技巧,以及更高的地形判斷能力,因此不建議新手購買。

有了岩楔,當然就需要一把能夠將岩楔取出的「岩楔鉤 – Nut Tool」。由於經常需要利用槓桿原理用力挖、撬岩楔,因此建議選擇厚實、材質堅硬、且不易生鏽的不鏽鋼製品,並且末端最好附有平整表面的構造,能夠在必要時直接以手掌敲擊。

快扣

一般快扣|Quickdraw

通常會準備 8 – 10 組,並且不建議使用運動攀登專用的款式:因為運攀快扣為了方便掛、取或抓握,扁帶環 (sling / dogbone) 常常做得又寬又硬,因此很容易在攀登過程中因主繩牽動而導致岩楔移位甚或脫出,因此建議選購時請選擇扁帶環較細長,且掛繩端的環圈較大,能讓鉤環自由活動的款式。一般而言,快扣的長度大致區分為 12 cm 或 18 cm,基於上述考量,不建議選用少於 12 cm 的快扣;而材質也建議選擇較細的 dyneema,若要選擇尼龍材質,也請特別注意其寬度和硬度,以及掛繩端環圈的大小是否足以讓鉤環自由活動。

長快扣|Alpine Draw

一般會準備 6 – 8 組,長度可依個人需求選擇 30 cm、60 cm (亦稱 shoulder sling 或 full length sling) 或 120 cm (亦稱 double length sling),材質亦可視個人偏好選擇耐磨的尼龍,或輕量但強韌的 dyneema。

快扣鉤環

可依個人需求選擇「桿狀開口」或「鋼絲開口」鉤環。桿狀開口鉤環堅固耐用,較不需要擔心開口因側向受力而導致變形,然而重量也相對較重;鋼絲開口鉤環小巧輕便,尤其當數量多時,可省下不少重量:12 組快扣就需要 24 個鉤環,若每個鉤環省下 20g,全套快扣即可減少近半公斤。但使用鋼絲開口鉤環時需特別注意,必須隨時避免因不當受力而導致開口鋼絲變形。另外,在購買時也可注意開口鼻端 (nose) 設計,可考慮選購具備如 keylock、clean-lock、或 hoodwire 等等的防勾設計 (snag-free) 款式。


固定點裝備

無論是單繩距或多繩距路線,經常會需要自行架設上方固定點 / 確保站,因此若能準備一組架設上方固定點 / 確保站專用的鉤環與繩環 (anchor kit),不僅方便隨時取用,而且還能大幅提高系統架設效率。

帶鎖鉤環

通常會準備 4 – 6 個;可選擇一般較大的 HMS 梨形帶鎖鉤環,亦可選擇較小的輕量化帶鎖鉤環;安全鎖的部分,可視個人偏好選擇一般的螺旋安全鎖或自動上鎖的款式。另外,還可準備幾個一般的無鎖鉤環,以備不時之需。

固定點繩環

繩環材質、寬度以及長度可視個人需求選擇:例如習慣架設 Sliding-X anchor,或由二個支點組成的上方固定點系統,可選擇 120 cm 或 180 cm 的繩環;若習慣架設 Quad anchor,或由更多支點組成的上方固定點系統,則可考慮 180 cm 或 240 cm 的繩環。然而,除了市面上常見的固定長度繩環之外,亦可選購輔助繩,依個人需求自製成特定長度的繩環;一般建議選擇繩徑 7mm 以上的輔助繩。另外,市面雖上有各式強化材質的特殊輔助繩,但作為架設上方固定點 / 確保站用途時,繩徑最好不要小於 6 mm。

其他裝備

攀岩背包

由於傳攀裝備的種類與數量相對較多,重量也較重,因此若預算允許的話,可以準備一個 50L 以上、材質堅韌耐磨、背負系統良好、全開式設計,同時備有各式分類收納空間的中大型攀岩背包。

岩盔

雖然無論是運動攀登或傳統攀登,岩盔都應該是基本個人裝備之一,但由於仍有許多人不習慣配戴 (甚或根本沒有) 岩盔,因此還是將其列入作為提醒。另外,亞洲人的頭形與西方人不同,購買前務必試戴。

岩鞋

傳統攀登不像運攀,不需要穿非常緊的岩鞋踩小腳點,特別是初期練習,大部分時間都是站在岩壁上架設支點,有時甚至必須將腳塞入裂隙中,若穿了太緊的岩鞋,不僅會讓人不想塞裂隙,並且還會想盡快回到平地,因此傳攀需要的是舒適的岩鞋 (但也不宜太舒適),如果原本的岩鞋太緊的話,最好再添購一雙舒適的岩鞋。

裂隙手套

裂隙攀登是傳攀最重要的技巧之一,而在攀登過程中為雙手提供適當的保護,不僅能爬得更舒適,而且還能加快學習速度、提高攀登效率。除了使用運動膠布 (俗稱白貼) 纏手之外,也不妨考慮購買一雙裂隙手套,不僅能縮短起攀前的準備時間,還可大幅減少運動膠布的用量。

嚮導模式管狀確保 / 垂降器

雖然管狀確保器幾乎人人都有,但有些人的確保器沒有「固定點連接環 – anchor attachment loop」,在某些狀況下 (例如上方固定點離身體很近時) 就無法架設「嚮導模式上方確保系統 – guide-mode belaying」,將確保器掛在岩壁上進行確保。因此若預算許可,不妨考慮添購可操作嚮導模式的確保 / 垂降器。

自我確保繩

有許多人會用尼龍或 dyneema 材質製作的繩環鍊或雛菊繩鍊 (daisy chain) 來做自我確保,但其實這類器材僅作為人工攀登用,其材質延展性差,無法吸收衝擊力,作為自我確保有潛在風險。然而市面上已有許多廠牌都已推出能適度吸收墜落衝擊的自我確保繩,因此若預算許可的話建議一併更新,並停止使用繩環鏈或雛菊繩鏈。當然,亦可使用輔助繩自製如 Purcell Prusik 之類的自我確保繩。

普魯士繩環

無論是傳攀或運攀,為了自身安全著想,請養成每次垂降都設置備用制動結 (俗稱第三隻手) 的好習慣。攀岩時隨身攜帶普魯士繩環,不僅能在垂降時設置備用制動結,必要時還可用來操作普魯士攀登,或架設省力系統協助隨攀者上攀,可謂一物多用,絕對是所有裝備中最實用的物品。建議準備一短一長兩條,短的掛在吊帶上,長的放在粉袋夾層中,必要時立刻就能派上用場。

裝備背帶

方便分類的裝備環,讓你能夠將各種不同的裝備整理得井然有序,在攀登過程中不僅可以快速取用所需裝備,提高效率,同時還能和繩伴快速地交接裝備。而在攀岩結束後,也能讓你快速地清點裝備,一目了然。

小刀

龍洞有少數傳攀路線的上方固定點是沒有 bolt-anchor 的,因此有時難免會碰到需要補強、更換、或自行架設垂降固定點的狀況,這時就會需要一把刀,能夠將原本路線上的老舊扁帶或繩環切除。

輕量化小背包

若經常攀登多繩距路線,或喜歡待在岩壁上享受風景與美好時光的話,不妨準備一個方便攜帶的輕便小包,可以收納多餘的裝備,還能將水、食物、相機、或其他物品帶上岩壁。

必要的隨身裝備

無論是單繩距或多繩距傳攀,總會碰上各式各樣的狀況,需要各種不同的技術與裝備才能處理,因此爬傳攀時,除了最基本的自我確保繩與管狀確保器之外,通常也需要隨身攜帶一些額外但必要的應變裝備,以便應對各種突發狀況。然而這些應變裝備常因各人對不同器材的偏好、熟悉程度、以及對各式系統的應用操作方式而有不同選擇,原則上都是以簡便、多用途器材為首要考量。下列僅為筆者個人的配置與簡單說明,供各位作為參考。

確保與垂降

使用的管狀確保器為 Edelrid Giga Jul,因為其具備獨特的輔助制動滑塊設計,無論是操作確保或雙繩垂降,都能視需求啟動或關閉其輔助制動功能 (assisted-braking)。且其同樣具備固定點連接環 – anchor attachment loop,必要時也可關閉其輔助制動功能,與上方固定點連接架設「嚮導模式」上方確保系統。

另外我也會隨身攜帶最普及的輔助制動確保器 – Petzl GriGri,一來是因為其可靠的輔助制動機制,即便發生確保者遭落石擊昏導致制動手鬆開的意外時,也不必擔心確保系統失效讓攀登者墜地;二來是其簡便的操作機制與高度的活用性,可快速且高效地應用在各式情境,例如單向省力系統、垂降轉上升,或單繩垂降等各種應急系統。

普魯士繩環與鉤環

我是以繩徑 5 mm 的輔助繩自製普魯士繩環,搭配 Metolius FS Mini 鋼絲鉤環隨身攜帶。除了可作為垂降時的備份制動結 (俗稱第三隻手),亦可在必要時用來設置省力系統或上升系統中的摩擦結 (friction hitch)。另外也做了一條約 60 cm 長的普魯士繩環,放在粉袋的拉鍊袋中備用。

120 cm 長快扣與帶鎖鉤環

我會隨身攜帶 2 組 120 cm 的長快扣 + 1 個帶鎖鉤環,除了可用來連接上方固定點 / 確保站作為備份的自我確保外,還可用來設置「延伸式垂降系統」;此外,在先鋒攀登快扣不足時亦可做為應急使用。而在爬多繩距路線碰到固定點裝備不足時,可用 1 組長快扣架設 Tyrolean anchor 作為下一段繩距的簡易上方固定點。另外,在攀登過程中若碰到需要架設省力系統,而 3:1 省力系統無法有效運作時,即可利用長快扣迅速將其升級為 5:1 甚或 7:1 省力系統。

裝備採購

採購裝備通常都是一次買齊最划算,若分批購買,無論是到實體店家或上網採購,往往會浪費許多不必要的開銷與時間成本 (例如交通支出或運費、關稅等等)。因此如果已經下定決心要學傳攀且預算許可的話,建議做好功課一次買齊,不僅最省事也最省錢。但如果預算有限,或前期不想投資太多,建議可先買最基本的傳攀裝備,日後再慢慢補齊。

以龍洞為例,最常用的岩楔尺寸為小號到中號 (手指寬度到手掌厚度),因此建議可先選購 BD Z4 Camalot # .2 + C4 Camalot # .3 – # 2 共 7 支活動岩楔,再搭配一套 DMM Wallnuts # 1–11 共 11 支岩楔,如此便有 18 個保護支點,可涵蓋龍洞大多數傳攀路線,對於初期練習可謂綽綽有餘超過手掌厚度的大尺寸岩楔可於日後再視需求添購。

而在開始採購前,不妨先上網研究各式裝備的相關資訊除了製造商官網提供的資訊外,還有許多攀岩社群的討論區或部落格,以及各式裝備的分享 / 分析 / 評比網站,例如 Weigh My RackTrailspace,都有大量的相關資訊可供查詢,甚至還有即時比價功能。

若是要在國內採購,臺灣北、中、南部都有許多知名實體店家 – 請多多支持在地戶外用品商店。若是要上網採購,不妨等重大節慶如美國國慶日、勞動節、萬聖節、感恩節、Black Friday、Cyber Monday、聖誕節等等,各大網路賣場通常都會有相當優惠的折扣,多半為八折起跳,有時甚至有六折或更低的清倉優惠,因此某些熱銷商品很快就會被清空,促銷時手腳要快。然而,網路採購雖有許多優惠,但其實缺點也不少,例如關稅、運費、無法試穿、出貨疏失與退 / 換貨手續非常麻煩等等,因此上網採購前請三思。

裝備清潔與保養

裝備購入後務必詳閱說明書,以廠商建議的正確方式使用,並定期清潔、保養。龍洞為濱海岩場,環境潮濕且空氣中鹽分含量極高,因此每次攀岩完後請務必將裝備從背包中取出,切勿將裝備留在背包裡,以免金屬製品因密閉的潮濕空間而加速氧化生鏽。每次使用後都以濕布將裝備擦拭乾淨,或以溫水清洗;若需使用清潔劑時,請選用溫和的中性清潔劑加入溫熱的清水稀釋清潔,再以清水確實沖洗乾淨,並將多餘水分擦乾後靜置於陰涼處晾乾。金屬活動部件請以廠商建議的潤滑劑定期潤滑。另外請特別注意,尼龍或其他類似材質織品不可沾染任何化學藥劑。活動岩楔的檢查、清潔、潤滑等保養工作,可參考 DMM 製作的教學影片:Cam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裝備存放須注意保持通風並避免日曬;收存在儲藏室或雜物間等密閉的室內空間時,請務必使用除濕機定期除濕。詳細的裝備清潔、保養相關內容,可參考過去我與大濟共同撰寫並發表在協會部落格與百合搖滾傳攀工作室官網的淺談傳攀裝備保養。如需更多裝備相關資訊,請詳閱裝備說明書或製造商官網,亦可參考其他攀岩相關討論平台。

 

本文僅為筆者個人的經驗分享,文中提及所有產品、廠牌、店家均與本人無涉,也無任何利益往來。文中提及所有裝備均依筆者個人使用經驗提出相關建議與注意事項,實際選擇與使用方式仍因個人需求與使用習慣而有所不同。文中若有任何謬誤也還請各位不吝提出指正,謝謝。

Recent Posts

See All

תגובות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