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龍洞值得怎樣的未來 – 岩場維護與開發

Updated: Oct 16



昨晚 (4/27) 的理監事會議上,大家聊到「在龍洞開發新路線」的話題,由於我對這類話題的討論早已厭倦、疲乏,因此興致缺缺,只簡單表示不贊成後,便漠然地將話題轉回議程上。

結束冗長的會議後,我在回家路上才意識到,我們這一代的攀岩者雖然看似對各種議題都有模糊的共識,但平時幾乎不會深入討論,而在我參與龍洞事務長達十年的過程中,團隊的許多決策、前輩們彼此間的討論、各式各樣的大小事件、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文件與實例,在這段漫長過程中累積的一切見聞,就這樣慢慢地讓我心底那道模糊的界線逐漸分明。然而,岩場的開發從來就不僅僅是贊成或反對的是非題,許多人心中的想法沒有機會交流,彼此的思維和心裡的底線也無人知曉,因此,我想或許可以把一些個人想法整理成文字,讓更多人知道各種岩場事務和觀點背後的成因、思維、和脈絡。

然而身為協會理事之一的我,發表這樣含有大量個人意見 – 有些甚至可說是偏見 – 的文章,無論是角色或立場多少都有點衝突,因此必須再次重申:以下內容僅是我根據自己長期參與龍洞事務,從旁觀察,並綜合個人經歷的「個人觀點」,沒有與幹部討論過,因此與協會完全無關,純粹抒發己見而已。


傳攀

先從這裡開始說起,因為它影響我最深。

維持原貌,是傳攀最基本的精神之一,而我個人對「維持原貌」的解讀,並非「完全反對在岩壁上設置錨栓」,而是我們該如何充分運用現有條件來開發 / 保存一條傳攀路線,同時盡力達到「維持現有狀態」的目標。完攀後總是要下撤,除非另有小徑,否則下撤往往意味著攀岩者必須在岩壁上留下裝備,因此,在開發傳攀路線時,攀岩者通常會優先考慮「徒步下撤 (walk-off descent)」的選項,其次才是考慮利用天然地形或捨棄裝備架設固定點,供垂降下撤用;除非是攀登頻率較高的經典 / 熱門路線,出於便利與安全考量,否則,在岩壁上鑽孔設置錨栓固定點,通常都會是最後不得已的選項。我同意為了方便 (或安全) 而在岩壁上留下必要的固定設備,但前提是必須先考量不同作法對環境造成的不同影響,其次才是評估人的需求;畢竟龍洞已是高度開發的岩場,岩壁上已有太多的人工設備,而這些設備也需要人力長期維護,若要再開發新路線,尤其是傳攀,無論難度高低,都應該要有充分的理由,並經過多數人的討論與認同。

優勝美地經典路線之一的 Royal Arches 長達 16 段繩距,其漫長的徒步下撤 (descent) 始終都是在地攀岩者的首選。

固定點減量 的現象在龍洞隨處可見;例如校門口的門簷,可由岩壁左側步行至頂端,因此完全沒設置錨栓固定點 (bolt-anchor),只能由攀登者自行架設,最後再以徒步方式下撤;又例如鐘塔,全區共有 53 條路線,但僅有 16 組錨栓固定點與 1 組天然固定點;其他如大禮堂中央與周邊岩壁、第二洞內外與周邊岩壁、黃金谷失落的龍塔以及自黑岩開始一路延伸至貓屋的所有岩壁、和後門美好的懸岩、鱷魚岬、地下室台階、地下一樓等等,這些區域的絕大多數路線,都是採「共用固定點」的方式開發 / 維護,有些區域甚至沒有固定點,僅仰賴攀登者以下攀或徒步的方式下撤。另外,龍洞也有一些使用「天然固定點」的路線,例如鐘塔「結婚的日子」與「剃刀邊緣」、音樂廳鯨魚頭上方的「叫我以實瑪利」與「星巴克」、結婚路線上方的「小三角」、以及後門地下二樓的「地下居民」與「地下室角落」等等。像這樣視現場地形條件、路線特色、以及攀登頻率,進而採取不同措施的方式,都是為了要達到「固定點減量」的目的。

實作練習,是傳攀最重要的學習過程之一。後門的地下一樓與地下室台階,有著許多長短不一、方便架設的好路線,而地下一樓過去也曾經開發過幾條運攀路線,當然也曾有過錨栓固定點,然而當年開發時選用的 304 不鏽鋼錨栓,也在苦撐多年後因鏽蝕損毀而移除。當時在整理該區的錨栓時,Rebolt team 成員對該區未來的發展就有許多考量;首先,地下一樓的頂部就是後門小徑,無論是想在路過時順道架好路線,或是想在頂端練習架設傳攀固定點,此區都是全龍洞最佳的練習地點之一,若只圖方便而在此處設置錨栓固定點,反而有可能會造成大家過度依賴錨栓,進而喪失練習架設傳攀固定點的機會與能力。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我們連如此方便的絕佳練習地點都不保留的話,又如何期待人們能在更難的路線上架出可靠的固定點?更何況,旁邊就有小徑,因此「為了下撤」而設置錨栓的理由也不成立,所以,當年的團隊成員在移除老舊錨栓後,便決定不再新設錨栓固定點,為下一代攀岩者保留該區岩壁的原始樣貌,以及更多自主練習的機會。

2012 發行的《臺灣龍洞攀岩》地下一樓舊照。老舊錨栓早已切除,當時的團隊也決定維持原貌不再新設錨栓。

探索與開拓,是傳攀另一個重要的基本精神。現代的攀岩很方便,圖文並茂的攀岩指南 (guidebook) 以及資訊爆炸的網路,常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養成按圖索驥、依賴資訊的習慣,忽略探索其他可能性的機會,進而喪失許多培養自己開拓能力的契機。然而,龍洞各區都有一些沒有任何資訊、且看似毫不起眼的岩壁,卻往往藏著許多絕佳的路線等人探索,有些甚至也有安全的小徑可供徒步下撤,只要人們願意放下手中的 guidebook,用心觀察,其實到處都能找到練習冒險的機會。其中,被大片的高聳岩壁環抱、地形豐富多變、充滿狂野氣息的大禮堂,在充滿冒險精神的 1980 年代也曾是龍洞的熱門區域;當年大禮堂碩大的岩壁上,每到假日便掛滿繩隊,反觀音樂廳卻是杳無人煙,直到其他區域相繼開發後,大禮堂的地位才逐漸式微。由於龍洞地質為沉積砂岩,岩層頂端的質地和結構通常不如底部那樣緻密而完整,因此地勢較高的大禮堂岩質也相對較不穩定,適合經驗較純熟的攀岩者;再加上該區有著封閉、原始、遺世而獨立的特色,因此,在撰寫新版 (2012) guidebook 時,作者便特意僅挑選數條較具特色或代表性的路線列入書中,保留該區的原始特色,同時也為下一代攀岩者保留了體驗探索樂趣、訓練開拓能力的機會。

1980 年代,資深岩友杜德明攀登於大禮堂。影像來源:林友民

我曾在一趟旅行中聽到一個在地攀岩社群的特色,讓我受到不少啟發。在當地,有一小群攀岩嚮導經常四處探索新岩壁與新路線,在投入大量心力、費盡千辛萬苦發現並完成一條新路線的首攀後,他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為路線命名、評級、整理相關資訊、上網發文公諸於世,而是移除自己留下的所有痕跡,彷彿未曾造訪過,默默將岩壁回復成人跡未至的原貌後,便收拾行囊起身尋找下一段屬於自己的探索之旅。在他們心目中,首攀無異於日常的攀岩生活;享受探索的過程、隱士般的攀岩生活、回歸自然的滿足、極簡的純粹、以及回復原始、為後人保留一切的無愧,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收穫。而類似的思維,也曾出現在龍洞過去那段開拓世代的攀岩者之間;開發路線、首攀、命名、評級... 這些附加事物對他們而言並沒有任何特別的價值,他們多半認為自己無足輕重,命名、評級只為了方便分享路線,有些甚至拒絕留名,只想將心力專注在探索未知,單純地享受攀岩本身所帶來的美好。就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哲學,攀岩可以很複雜,當然也可以很單純,不過就是選擇而已。

某條三段繩距的無名路線頂端,是美國岩友在住家附近發掘的岩場,就連在地人也沒幾個知道。


運攀

龍洞岩場的運攀路線統計大致為:後門 x38、黃金谷 x24、第二洞 x4、第一洞 x62、大禮堂 x7、音樂廳 x19、長巷 x22、鐘塔 x5、校門口 x23,共計 204 條,而其難度分佈為:5.9 以下 x12、5.10s x32、5.11s x54、5.12s x64、5.13s x11、5.14s x1 (以上不包含難度未定的 open project 路線)。目前整個龍洞有記錄的錨栓總量為 2009 支,其中運攀路線的錨栓就高達 1755 支,而這還不包含第一洞內許多尚未清查的路線。如果單就路線數量來看,除了已逼近飽和的後門之外,似乎每一區或多或少都有可再新增的空間;而若從整體難度分佈來看,雖然各級數的路線數量還算能滿足運攀人口的偏好與需求,但 5.9 以下和 5.13 以上這兩端似乎都可再新增;然而,這不過是從單一世代的攀岩者需求來看,如果從錨栓議題為出發點,就會變成全然不同的考量。

龍洞岩壁上每一支錨栓的背後,都是一個孔洞,而每個孔洞,都代表著一個不可逆的結果。根據統計,整座龍洞岩場近 600 條攀登路線上,有超過 2000 支的錨栓,而大多數路線的現有錨栓,都已是第二輪更新的固定設備,少數路線更經歷了第三輪,甚至第四輪的更新。每一輪的更新,都會對岩壁造成消耗,而在經過近半個世紀的開發後,龍洞岩壁上無法復原的孔洞已經難以計數。

老舊錨栓可以切除,打上新的就能繼續攀登,但一條路線的更新次數有限,因此每一輪的更新都至關重要。
後門地下二樓佈滿老舊錨栓痕跡的誰與爭鋒和笑傲江湖。影像來源:游金龍


然而,除了岩壁上的孔洞數量外,還有另一個同樣值得我們深思的隱憂;以目前現有的技術,仍無法讓我們有效地將老舊錨栓完整取出,並重複使用舊孔洞,因此現在的我們,只能將每一支老舊錨栓切除,並另外鑽孔設置新錨栓,然而,每一條路線的第一批錨栓,通常都會選擇設置在最好的位置,因此當第一批錨栓隨時間老舊而必須汰換時,第二輪的錨栓,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設置在次好的位置,接下來,便是第三輪、第四輪....一輪接著一輪的妥協與遷就。像這樣更新品質隨時間逐次遞減、更新難度隨時間逐次提升的更新模式,不用多久,攀登路線就會變得難以更新,而每條路線的風險,也將隨著一輪又一輪的更新而逐漸升高。因此,如何守護龍洞的岩壁和路線,有效地維護並愛惜這些設備,以節制的方式經營這座岩場,便成了我們這一代攀岩者最重要的任務。

當然,我並不認為現在的我們就「完全不應該開發新路線」,也不認為天然岩場由「積極開發」轉為「保守維護」是唯一且單向的進程,而是,以我們目前面對的現有天然條件、技術、與人力,在龍洞這樣已經高度開發的岩場,究竟該怎麼做才「合理」。目前協會已開始著手打造龍洞的資料庫,希望能蒐集並彙整岩場各式各樣的龐雜資訊,將其轉為實際可供分析的量化資料,除了能作為未來規劃工作的參考之外,也希望能藉此找出未來維護管理,甚至再開發龍洞的具體方向。當然,藉由分析量化的客觀數據尋找方向只是可行的途徑之一,但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合理的可行作法?

充分的討論與溝通,尋求共識,才有機會朝更好的方向發展。龍洞岩場所有的公共事務,都是由整個攀岩社群支撐運作的;在任何議題上,包含固定設備更新,無論攀岩社群整體有無明確共識,每位個體的想法或行為,或多或少都直接或間接影響社群的未來。截至目前為止,維護岩場的所有支出,都是靠攀岩社群捐款集資才得以購入;而設備的安裝與維護,也是靠少數攀岩者自願奉獻無數的時間與心力才得以為繼。為了同時守護龍洞的岩壁與攀岩者的安全,每一支安裝在岩壁上的新錨栓,都必須先經過充分的討論與審慎的評估,而現有的所有設備,也都必須定期測試 (錨栓拉力測試)、紀錄、追蹤、以及維護。在如此龐雜的工作背後,除了大量的人力之外,也包含了歷代攀岩者累積的知識資產與心血,岩壁上的每一個設備,都代表著龍洞攀岩社群匯聚眾人心力的結果,如同岩壁一樣,是我們共有、共享的珍貴資源,因此,我們希望能夠凝聚眾人的共識與力量,共同珍惜所有得來不易的資源。

已知不可用於熱帶濱海岩場的 304 不鏽鋼錨栓,至今仍有岩友自行在龍洞設置。

從岩場的天然條件到人們的行為模式,龍洞岩場的各種現象,都呈現出獨有的特性,尤其像這種高度開發的岩場,在維護時更需要放慢腳步,更仔細地、全面性地觀察。所謂「維護更新」,並不僅僅是把路線上的老舊設備換成新的;每一輪的更新,背後都有著看不見,並且不可逆的消耗。別忘了,更新的最終目的,並不是單純汰換眼前的老舊錨栓,而是要延續整條路線的壽命。安全固然重要,但如果路線愈更新愈少,甚至提前結束其壽命,對整座岩場而言反而是一種損耗,對攀岩社群而言,也是無形的重大損失。岩壁上每一次的更新都不可逆,因此在試圖更新之前,不妨先放下自己的成見和自以為的先進,用「心」聆聽在地社群的看法,共同為這座岩場不斷尋求最好的可能性。只看現在不想未來的更新模式,只會是一場單贏的局面;利益由我們這一代享受,而後果卻必須由未來的岩壁和下一代的攀岩者來承擔。因此,當我們在維護一座岩場時,更應該將岩場未來的發展也一併納入考量,不只要更新路線,還要更新整座岩場,更要更新人的思維和行為。


技術面

錨栓設置與更新

安裝錨栓,是一項非常仰賴大量技術、經驗、規劃、以及執行能力的工作;bolt 打得漂不漂亮是一回事,施工品質可不可靠、能用多久才是重點。在岩壁上打路線並不難,鑽孔也不需要多高深的知識與技術,只要上網搜尋一下,看看別人拍的影片和基本的技術文件,再設法弄到一把好電鑽,大多數人都能輕鬆打出一條路線;但是,如果想要在一座高度開發的岩場,選用對的錨栓材質和款式、在合適的位置、用對的工法、搭配好的規劃、和精確的執行能力,來維護甚或開發一座岩場的大量路線,就應該是全然不同的思維和格局。維護岩場,不僅僅是為了保障攀岩者的安全以及維持路線的存續,更要考量岩場本身可能受到的影響,以及未來的發展,而這一切不只仰賴施工團隊成員本身的能力與技術,也仰賴整個團隊,乃至整體社群對這座岩場的了解程度與情感深度,以及整體共識形塑而成的價值觀。

感謝過去的 Rebolt team,讓我意識到所謂「維護路線」,並不僅侷限於更新錨栓 (rebolting) 而已。在 2015 年,UIAA 針對天然岩場金屬設備提出警告,並建議熱帶濱海岩場全面更新為鈦合金製品後,全球攀岩社群便掀起一波針對熱帶濱海岩場現存的不鏽鋼設備全面更新的浪潮。面對這股浪潮,身處臺灣的龍洞自然也難以置身事外。然而,當時龍洞不鏽鋼設備的狀況卻並未全如 UIAA 所稱:316 與 304 不鏽鋼同樣都將遭受 #應力腐蝕 #SCC –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的威脅;當時龍洞的 304 不鏽鋼錨栓確實開始出現大量損毀,經送驗後也的確查出 SCC 的跡象,但龍洞的 316 錨栓卻未曾出現過因鏽蝕而損毀的案例。所幸,團隊裡總有實事求是的成員,在翻遍各種艱深的學術文獻與大量技術文件後,仍未能找到在熱帶濱海岩場的 316 不鏽鋼錨栓因 SCC 而導致損毀失效的實例,因此,為了避免將仍可正常使用的大量 316 不鏽鋼錨栓切除,進而在龍洞岩壁上多鑽更多非必要的孔洞,Rebolt team 決定在 2015 年開始發展「拉力測試計畫」,投入大量人力長期監控龍洞的錨栓,確保現存的所有受測錨栓都能達到最低要求的強度,讓「維護路線」不再只是切掉老舊錨栓打上新的,更要讓現有的可用錨栓發揮最大的使用效益。

在不鏽鋼錨栓的 SCC 議題尚未浮上檯面前,就連廠商都不知道不同材質的不銹鋼錨栓應該要清楚標示。

拉力測試

參考自工程界的一項工安檢測標準程序,其目的在於利用拉力測試機定期對地錨進行抽樣拉力測試,藉此確保地錨的強度尚堪使用,工程界稱為「揚起試驗」。一般而言,會以設計強度的 1.1–1.3 倍作為測試時的加載原則,以確保地錨沒有因腐蝕或其他因素造成強度低於使用標準的狀況發生。然而,應用在龍洞這樣的天然岩場時,綜合考量可實施性與客觀參考價值後,Rebolt team 將檢測方法調整為:使用拉力測試機對錨栓施以 8 kN 拉力,持續 1 分鐘,並在 10 分鐘內重複 5 次。通過條件為抗拉力與彈性變化皆符合降伏強度內之表現 (詳細流程請參考這裡)。目前不鏽鋼錨栓測試合格的降伏強度不得小於 8 kN,其極限強度 (破壞強度) 沒有測試,但以降伏強度的 1.5倍估計,應大於 12 kN。

拉力測試計畫在執行之初也曾受到部分岩友質疑,擔心受測後的錨栓強度可能會受到影響。然而,錨栓是否安全取決於墜落衝擊力與錨栓強度,而墜落衝擊力和攀岩者體重、墜落距離、使用裝備、錨栓位置、以及其他客觀因素都有關係,但絕大部分的墜落,錨栓受力都小於 5 kN,而拉力測試的 8 kN 遠低於錨栓極限強度的 1/2,且施測時間極短,就金屬疲勞極限理論而言,並不會對錨栓造成破壞,因此剛測試合格的錨栓,強度理應足以承受一般的墜落。對於測試合格的錨栓,團隊將定期施以複測 (視人力而定,理想值為每年一次);對於測試不合格的錨栓,無論是化學膠出現問題或錨栓本體出現損毀,團隊也會在第一時間移除或標記。至於錨栓本體的強度因鏽蝕或其他原因會隨著時間如何下降,目前仍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知道的是,合格的錨栓在龍洞使用十年後,其強度下降的速度明顯比不合格的錨栓來的慢,並且在計畫執行的這段時間中,所有受測後的錨栓均仍正常使用,部分也已通過第二輪測試,而團隊也將維持人力持續投入監控。如果對於拉力測試計畫仍有疑問,可參考拉力測試FAQ

自 2015 年啟動至今,拉力測試計畫已檢測出 43 支有問題的錨栓,其中絕大多數為早期設置的 304 不鏽鋼錨栓,僅 5 支 316 不鏽鋼錨栓疑似因化學膠混合不均而導致脫出;沒錯,即便連經驗豐富的團隊,在大規模的更新作業中仍有可能遭遇這樣的問題,而拉力測試就能找出這種肉眼無法辨識的施工瑕疵,並在發生意外前加以修復。然而團隊人力有限,除了必須具備基本的攀登能力與技術外,願意持續奉獻心力長期投入拉測作業的人數,仍無法負擔全面定期拉測的工作量;雖然目前龍洞的 316 不鏽鋼錨栓仍可正常使用,但我們終究無法完全排除龍洞的 316 不鏽鋼錨栓出現應力腐蝕的可能性 (關於應力腐蝕與天然岩場金屬設備的鏽蝕現象,可參考這裡),因此只能持續投入人力做更全面、更密集的監測,同時希望每位攀岩者都能以更謹慎的態度面對自己使用的每一樣設備,畢竟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判斷與安全負責

團隊成員正在執行第二洞外上方固定點的拉測作業

銑洞計畫

岩壁上的洞一旦鑽了,就再也回不去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減少鑽孔,並設法將老舊錨栓移除進而重複使用舊洞。為此,過去的前輩們也曾投入大量心力發展「銑洞計畫」– 先將老舊錨栓的孔眼切除後,再利用空心鑽管將老舊錨栓的核芯鑽出,植入新的錨栓繼續使用。當時除了搜尋並嘗試市面上符合需求的空心鑽管之外,Rebolt team 也嘗試自製鑽管,同時研發基本的作業流程,並依不同工序需求,自製各種相應的設備與器材,盡力優化各個環節,試圖將此計劃付諸實行。無奈現實總是殘酷;現有技術製成的空心鑽管,無論是市售或自製,都所費不貲且損壞率過高,而且單一錨栓的移除工時過長 (每支錨栓至少耗費數小時),再加上願意實際參與執行此計畫的人力過低,始終無法有效維持並改善計畫的各個環節,因此團隊成員不得不暫時將銑洞計畫束之高閣,而我們也因此仍無法重複使用舊洞。



臺製鈦合金錨栓開發

維護 / 更新路線的目的,旨在延續路線的壽命,因此,Rebolt team 不僅以拉力測試盡可能延長現存 316 錨栓的最大使用年限,並嘗試開發銑洞計畫試圖重複使用舊洞,然而錨栓本身的使用年限,才是直接影響路線壽命的基本要件,因此,Rebolt team 自成立之初,就一直持續不斷為龍洞尋求最佳的錨栓更新方案;除了市面上販售的各種主流款式之外,團隊也曾大量採用由岩友委託廠商自製的 316 不鏽鋼錨栓,但基於對熱帶岩場的不銹鋼製品可能發生應力腐蝕的疑慮,Rebolt team 也曾選用 Titan Climbing 的各式鈦合金錨栓,但經過多方考量,團隊最終仍決定為龍洞量身打造臺灣自製的鈦合金錨栓。經過設計、研發、以及一連串的樣品測試後,終於在 2016 年量產並進行批次品管測試,陸續投入使用。

在設計上,臺製鈦合金錨栓採用可多方向受力的 T 形設計,同時也將錨栓桿徑從市面常見的 8 mm 增加至 12 mm,此舉不僅能確保在三四十年後仍能保有期望的強度,還能符合未來銑洞計畫成功後重複使用舊洞的需求。另外,由於鈦合金種類繁多,其強度、特性、與機械性能也不盡相同,因此在經過漫長的研究、討論、與比較後,團隊決定採用高強度且耐磨損的 64 低間隙鈦 (Ti 6Al-4V ELI),藉此真正滿足 25 kN 「工作強度」的需求;而在製程的部分,為了進一步杜絕應力腐蝕的疑慮,團隊選用殘留應力最低的一體成型鑄造方式,並由生產廠商 復盛應用科技 為「每一支錨栓」進行「X 光氣孔檢測」,通過測試後方能交貨。至於檢測的部分,臺製鈦合金錨栓除了在研發過程中,以樣本通過了「SGS 腐蝕測試」、「拉力強度測試」、「ASTM - G36 沸騰氯化鎂腐蝕測試」,正式量產交貨前也逐一完成「X 光氣孔檢測」,並且在交貨後再由 Rebolt team 逐一進行「12 kN 剪力測試」,通過最後測試的錨栓才正式投入使用。

如果想了解臺製鈦合金錨栓的開發過程與相關資訊,可參考這篇 鈦 Bolt 開發計畫 FAQ


歷經數十年的開發,龍洞岩場早該告別「嘗試錯誤」的過渡期,除了記取教訓之外,我們也持續不斷地修正過去在摸索過程中的不足之處。無論好壞,過去的攀岩者已為我們立下許多前例與典範,並且也為我們積攢了可觀的寶貴技術與知識,因此,如何有效地整合運用現有資源,持續地改善管理模式,將這座全臺灣最棒的天然岩場完好地交給下個世代的攀岩者,便成了我們最重要的任務。


現實條件

相信大家應該都注意到,最近這幾年,龍洞攀岩社群多了許多新面孔,然而大家或許沒察覺,過去常見的那些老面孔早已默默淡出,或正在悄悄淡出中。攀岩社群的世代斷層與其帶來的影響,同樣也反映在 Rebolt team 內部,以及其他公共事務團隊中;除了人力吃緊外,知識與技術的銜接也變得更為困難,即便連攀岩社群過去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也逐漸變得鮮為人知。人數逐年增長的攀岩社群,使得岩場裡的各種公共事務變得更為繁雜,然而,願意投入的人力卻少之又少,面對與日俱增的公共事務,如今卻只剩下少數人在勉力維持,人力不足的現狀與斷層,加上日漸累積的壓力,就如同一具不斷增壓、不知何時迸裂的鍋爐,或許會成為龍洞攀岩社群潛在的危機之一。

除非是違法行為,或危及他人生命安全,否則,沒有任何人或任何團體有「權力」約束任何人在龍洞 (或其他天然岩場) 做任何事,即便是由攀岩社群成立的協會。過去的龍洞攀岩社群也曾面臨過多次由攀岩者自行設置 / 更新錨栓的事件,有些是單純出於自身需求,有些是因為不清楚龍洞岩場的現狀,有些則是因為不認同我們的理念。但無論是過去的 Rebolt team,或現在的 TOCC,我們一直都很清楚,不管我們的理念有多麼冠冕堂皇,都無權限制他人的行為,即便對方試圖將自己理解的「高等知識或技術」強加在我們身上。我們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努力溝通和理性建議。面對人口不斷成長、結構愈趨複雜的攀岩社群,對於岩場維護 / 開發的不同意見只會愈來愈多,甚至成為龍洞岩場的潛在危機之一,而面對這樣的議題,除了不斷闡明我們的理念與訴求外,還能做些什麼?

龍洞的美,不是只有攀岩者和釣客才知道。相信許多人都發現,近年來開始有各種不同活動族群試圖更深入龍洞岩場的各個區域探尋美景,但伴隨而來的,卻是各種亂象;烤肉過後未滅的餘燼、戲水後「忘」在現場的垃圾、第二洞露營的人們響徹雲霄的音樂、從岩壁頂端朝下丟擲的石塊、岩場內與路徑上的大小便、不明人士為遊客指引路線的噴漆 (還會不定期更新)、縱火焚燒垃圾、在各種危險地形自拍、free-solo 路線的遊客 (目前看過最難的是 5.7)、以各種不明繩索與不當方式架設的定置繩、隨時出現空拍機近距離盤旋、隨手攀折野生花木後丟棄等等...... 而除了上述種種亂象之外,遊客在岩場內發生各式大小意外的消息也時有耳聞 (最嚴重是 2020 年發生的 橫渡牆遊客墜落意外)。這些現象,對龍洞岩場與攀岩社群而言,無疑都是難解而又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但我們除了默默善後之外,似乎也別無他法。

一直以來,龍洞攀岩社群都有著高度的向心力,但面對未來日益複雜的處境,我們需要的不是 (或應該說不只是) 金錢或其他無形的支持,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更多人的實際參與和投入,就如同過去一樣,面對各種難題,大家總是能集思廣益,願意一起努力讓彼此都有更好的攀岩環境。


初衷

長久以來,出於各種公共事務方面的需求,龍洞攀岩社群不時都必須與各個不同官方單位接觸,因此也一直都希望能有個具體的身份,藉此與官方建立起正式的良性互動管道;而在 2019 年接連發生的幾項重大事件,也大幅推動了攀岩社群成立協會的進程。2020 年三月,我們終於正式成立 臺灣戶外攀岩協會 | TOCC – Taiwan Outdoor Climbers' Coalition。多虧社群中多數攀岩者的支持與協助,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我們也逐步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即便如此,面對上述種種隱憂,對於龍洞未來可能面臨的處境與攀岩社群的發展,我實在很難保持樂觀;真正願意「實際投入」公共事務的人力實在太少,而未來的問題實在太多,看得出許多人心中的信念正在一點一滴消蝕殆盡,讓人憂心不已。

近來聽到少數岩友間的耳語,指責協會掌握,甚或濫用「話語權」;還有些人因不認同協會的部分決策,或少數幹部的行事風格,進而拒絕加入協會或志工團隊協助龍洞的各項事務以示不滿;也有一些岩友因為協會沒能針對各種事件或流言發表聲明,進而質疑協會的立場或功能。對於種種指責與現象,加上網路酸民文化的推波助瀾,身為協會幹部之一的我當然多少覺得灰心和無奈,但畢竟是公眾事務,無論我們再怎麼小心,難免都必須面對無法面面俱到的難題,和各種出乎意料的質疑甚或貶抑,而我們也只能設法盡力檢討、改善,並和其他幹部互相期許,未來要更加注意協會的決策以及個人的言行。當然,面對岩友對我們的批評,無論資深或資淺,也無論是不是協會成員,我們都認真看待;無時無刻反省為何招致批評,無時無刻都在思考下一步的我們該往哪裡去。

然而,岩場裡的每一項事務或多或少都關乎社群裡的每一位岩友,每個人也都有權利為自己的權益發聲,共同改善這座屬於大家的天然岩場;認同協會理念的,隨時歡迎加入協會或捐款支持,不那麼認同的,也能以「非會員」的身份加入志工,實際協助維持各項公共事務的運作,或以「專款專用」的形式捐款資助各項公共計畫。無論如何,工作總是需要有人完成,龍洞岩場一直都迫切需要各界的人才與人力;置身事外、拒絕參與並無法改變任何事,對整體社群和這座岩場也毫無幫助。協會現任的第一批理監事都是一時之選 (除了我之外),總是能以高度的執行力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同時也都願意接受大家的指教與公評。而我始終相信每一位幹部都不會輕易放棄協會成立的初衷:知所節制地維護天然岩場,並整合現有的所有資源與能量,以永續的目標規劃天然岩場與攀岩社群的未來。這股由歷代攀岩者長期累積匯聚而成的精神,始終都會是協會存在的核心價值,不會,也不該被遺忘。


龍洞的未來還沒來,而我們每個人的一言一行,都正在一筆一劃地勾勒出它的輪廓。如此美好的岩場和攀岩社群,當然值得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4 Comments


Pei-Hsuan Ku
Pei-Hsuan Ku
Jul 26, 2021

老莫出品,必屬佳作

Like

Wow, that was a really well written article with a lot of reflection, philosophy, honesty, history, reality, etc. It gave me a bit to think about. Thank you for putting the time and energy into such a work.

Like

感人的長文

Like

Hsu A Hsien
Hsu A Hsien
May 18, 2021

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阿

Like
bottom of page